工大要闻

2019-2021 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风采展示(一)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6-16点击次数:

 编者按:两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进一步激发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起点上以崭新面貌再出发,校党委表彰30 个基层党组织为“先进基层党组织”,75 名共产党员为“优秀共产党员”,25 名党务工作者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即日起,校园全媒体分批刊发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以此激励全校党组织和党员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在推动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

机械工程学院下辖10个系、部、中心,共有教师13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4人;现有本科生2520人、研究生445人。学院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包括教师党支部9个、学生党支部3个,现有党员341人,其中教师党员77人、学生党员264人。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学院作为首批“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班子成员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一岗双责”要求,严格遵守组织生活制度及议事规则,常态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推进巡视、巡察各项整改任务落实,有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两年来,学院分别获得“辽宁省高校先进党组织”“阜新市先进集体”“阜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校先进集体”等荣誉。

强化党的建设,大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一是党的思想建设持续强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组织师生到辽沈战役纪念馆、董福财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仪式教育20余次,获评“校主题示范党日精品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连续荣获“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100%,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实现100%,2个支部被确定为“红旗党支部”,9个支部被确定为“示范党支部”,1个支部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6个支部被授予“校园先锋示范岗”“校先进党支部”称号;先后荣获“辽宁省高校党建创新案例奖”和“辽宁省主题微党课奖”。三是党员教育培养严格规范。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坚持早教育、早发展、早培养,90%以上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近两年发展党员293人,预备党员转正127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00余人,2名党员分获“阜新市五一劳动奖章”“阜新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0人获“校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名学生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党员”称号。四是群团统战工作成绩突出。学院工会被授予“阜新市模范职工小家”和“校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团学组织先后荣获“阜新市先进团委”“校五四红旗团委”“校优秀学生会”“校优秀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称号,2个社团获评“全国十佳学生社团”,大学生宣讲团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院被授予“校统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激发学院发展动能。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个,1个专业获得二学位专业备案;5门课程获评省一流课程,2部教材获评省优秀教材奖,1部教材获评煤炭行业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成果分获辽宁省和全煤行业教学成果奖;1个项目获批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连续两年承办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各1项,实现新突破;1个项目荣获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作品奖;5个班级被评为“校优良学风标兵班”;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校前列,考研升学率连年实现新高。三是科研创新工作跨越发展。大力推进“4+1+1+1”平台建设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23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荣获省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专利奖及煤炭行业科技奖等20余项,授权各类专利110余项,转化经费达78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5篇,出版教材及专著9部;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效果增强。新引进博士及高职称教师8人、入职辅导员1人;开展“辽宁省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境)外培养项目”及“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选派师生到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访学交流;1名教师被确定为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博士生中方导师,5名教师获评“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典范”,8名教师获评“校教学名师”“校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教师”称号,7名教师被授予“阜新市技术标兵”称号。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下辖3个系、1个中心,共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高级工程师3人;现有本科生398人、博士研究生38人,硕士研究生137人。学院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包括教师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64人,其中教师党员32人、学生党员32人。学院党委以“党建+”的系统思维创造性地开展了“同心协力谋发展 攻坚克难党旗红”党建工程,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把党建优势筑成强院之基,用党建主体责任激发学科发展内生动力,力争“党建引领”和“学科先行”同频共振,从实处助推力学一流学科建设。

一、从严治党,增强实效,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

加强党建制度建设,严格履行党委决策。以院党组织“五个到位”、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为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二级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规范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

二、服务师生,凝聚人心,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特色

学院党委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组织全院师生党员开展了“党员领航 对标争先”党建工程,包括“成长互助直通车”“教学改革先锋队”“支部建设排头兵”“学科建设突击手”“社会服务先行者”等活动,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凝心聚力深入谋划部署,推动改革发展到位。一年来,力学学院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学院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师生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院党委校级(含)以上党组织奖励9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级5项。

2017年1月力学学院学生党支部被中共辽宁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授予“校园先锋示范岗”称号;

2018年12月力学学院学生党支部被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

2019年12月力学学院党委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称号;

2019年12月力学学院党委被中共辽宁省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

2019年12月力学学院党委被中共辽宁省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高校“主题示范党日”三等奖”;

2020年2月学院党委被中共辽宁省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辽宁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

2021年2月力学学院学生党支部被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的培育创建结题单位。          
    2019年,学院聘任中国科学院赵阳升院士为名誉院长,成立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新专业。学院“校企协同共建一流力学仿真精品课程” 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年,工程力学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理论力学专业获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弹性力学》等三门课程获辽宁省一流课程,《流体力学》等两门课程入选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学院“校企协同共建一流力学仿真精品课程” 获辽宁省教改成果二等奖,《基于产教研融合模式构建力学仿真教学资源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两年来,学院新增、改造渗流力学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等共计1400余平米,并都已投入使用,完成“力学红”实验室建设,完成教师工作室、研究生自习室、教工党支部活动室、教师休息室总计400平米的建设,广大师生办公和学习条件得到改善,学院向心力和凝聚力空前提高,教职工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党委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下辖3个系,共有教师6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现有本科生879人、博硕士研究生435人。学院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包括教师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127人,其中教师党员37人、学生党员90人。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党委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建功立业,勇创佳绩。学院围绕“三全育人”,党建与团学、教学、科研耦合联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工程。比如针对“学困生”,院党委发起教工党员帮扶“学困生”先锋工程,进行“一对一”帮扶。首先通过思想工作提高学习积极性,再通过学业辅导保证学生通过期末考试、不再出现新挂科,并逐步修完以前挂科,“一帮到底”,直至顺利毕业。学院深入开展“对标联创”活动,对标“五个到位”“七个有力”开展党委和党支部工作,开展“校园先锋工程”,密切结合学院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激励广大党员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创先争优。很多需要付出艰辛的重要工作,都是党组织动员共产党员冲锋陷阵。宋伟东教授的辽宁省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主动对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动辽宁省公路管理转型升级;任东风老师利用无人机测绘,先后完成了海州露天矿、阜新采煤沉陷区的地表沉陷三维建模,为阜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特别是遥感教工党支部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勇于担当,不辞辛苦,于2020年顺利通过国际认证。由于作用突出,遥感系教工党支部获得2020年“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称号,测绘学院获评2020年“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测绘学院建立了党建引领新格局,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具体有:(1)师资队伍建设上层次。1人获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当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获批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2)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科研合同总经费额度历史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新立项国家级军民融合项目3项;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项目共12项;横向项目31项,合同总金额近千万元;获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3)本科建设达到新高度。测绘工程专业获首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获批了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被推荐参评国家一流专业;牵头申报测绘类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获批辽宁省校际合作项目;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4门;获批辽宁省本科优秀教材3部。(4)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获批中国煤炭协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生获得辽宁省测绘之星技能大赛特等奖8项、一等奖6项和二等奖14项;获得第三届中国“高分杯”数字公路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获得“华测导航杯”全国大学生测绘创新开发大赛二等奖1项。(5)就业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就业率达到95 %,在辽就业率达到75%,2020年考研录取率达到37%,全校第一。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下辖6个系、2个中心,共有教师8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高级工程师1人;现有本科生2398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442人。学院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包括教职工党支部8个、学生党支部2个,现在共产党员247人,其中教师党员67人、学生党员180人。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发挥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推进课程思政。人民日报客户端以“线上授课传递家国与专业情怀”为题对学院抗疫期间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报道。2019年荣获辽宁省主题微党课三等奖1项,2020年获“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1项,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金微课1项,获评校级精品微党课1项。2020年4月荣获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领导班子讲原则、守规矩,讲团结、顾大局。两年来,学院党委按照两个议事规则召开党委会52次、党政联席会35次,按照组织原则讨论决策学院各项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聚共识、谋划发展。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重点在意识形态、统战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提升了工作质量。2019年7月学院党委荣获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2020年9月学院荣获校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章制度,支部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10个党支部,全部规范化基础上,建设了红旗支部3个、示范性支部3个。学生第一党支部成为辽宁省和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工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保持100%,兼任行政副职发挥作用好,两年来5位支部书记和系(中心)主任交流任职。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测控技术系党支部荣获省校园先锋示范岗,学生第一支部荣获学校校园先锋示范岗。2020年获省基层组织创新案例三等奖1项。2021年3月开展的“百年党史青年说”得到教育部等观摩领导的好评,人民日报客户端、教育部官网和辽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

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在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在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和“一事一报”制度,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深入推进巡视整改,认真进行主题教育和民主生活会查找的问题整改。结合学院实际,梳理出17方面32个风险点,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105个,落实了责任,建章立制32项。加强作风建设,党员承担工作重担,立足本职岗位讲奉献、做贡献。实施了3个先锋工程项目、规范建设了3个责任区,党日和工会活动丰富多彩。学院工会2020年荣获校“最具活力职工之家”。2019年12月荣获辽宁省主题示范党日三等奖1项。

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学院班子凝心聚力办实事,大家齐心协力提振士气,师生团结一心谋发展,在70余年办学底蕴之上,学院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电气这一传统学科焕发了青春,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学校增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前所未有地推动电气工程学科快速发展。学院统筹推进学科建设,着力建设电气工程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个二级硕士点,能源动力、电子信息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于2020年获批,本科专业达到6个。获批国家一流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一流示范专业3个,2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得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着力建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辽宁省重点学科,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省级科研与教学平台达到9个。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两年引进教师13人。2位教授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2020年,学院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5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扎根煤矿行业和地方经济做科研,2020年,所研发的大型露天矿智能电缆卷放车,实现我国煤炭行业关键技术突破。学院生源质量好,立德树人有成效,就业质量保持高水平。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两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3项。学生个人荣获国家级奖励163人次,省级奖励271人次。每年有20%以上的本科生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020年达到28%,创历史新高;每年有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国家电网,2019年国网一批录取365bet官网:排名全国第15位,创造365bet官网:历史最好成绩。

软件学院党委

软件学院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3个,共有师生党员200人。学院现有教师6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人,现有本科生2992人,硕士研究生212人。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传承创新谋发展,担当有为作贡献,把党建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学院发展中的政治把关、思想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推动学院发展。学院在党建工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软件学院党委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质量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关爱学生、关心教师、关注发展”的学院文化。两年来,学院先后获得“阜新市五一劳动奖状”、“校先进集体”、“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十余项,学院教师获评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学院党委坚持把本科教育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抓住机遇培养社会亟需人才。两年来,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两个本科新专业,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中国煤炭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软件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发展势头良好。学院确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侧重工程实践、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为主要途径,构建校企协同“3+1”培养模式和以“企业定制”培养为手段的卓越软件人才“6+2+1”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优化课程内容,建设特色明显及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丰富授课方式,实施“链式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三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拓宽第二课堂空间,实现本科生思想教育活动全覆盖、科研活动全覆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50余项。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在92%以上,省内就业率达73%,连续多年知名软件企业入职率达到40%以上,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学院教师在复杂多维决策空间智能搜索算法理论研究、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机器学习、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两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 40余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 Top期刊3篇),申请发明专利38项。在服务地方和行业中谋求快速发展,在辽宁各大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嵌入式软件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智慧旅游建设等领域为辽西区域信息技术提供重要支撑。学院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面向全校培养腾讯卓越班学生200余名,建立了“人工智能+”新工科综合实训平台,构成全校的实验教学“云团”。